“抓好黨建是最大的政績”。為做好2019年黨建工作,沿海水利黨支部圍繞“推進三次創業、建設殷實農場”的發展主題,以聚焦主營業務,服務中心大局為己任,全力抓好“項目建設、隊伍建設、廉潔建設、文化建設”四項重點工程,進一步凝心聚力,改革創新,真抓實干,開創黨建工作“新”格局。
以制度添新助推終端活。為順應市場發展需求,謀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支部將堅持從實際出發,準確把握制度創新的標準,增強制度生命力。根據實踐經驗,補充完善《項目部目標責任管理辦法》,加強對外部市場調研與開發,鼓勵項目經理走向市場自行尋找項目源,自主承建,提高公司核心競爭力。與此同時,調動部門積極性,實現同頻共振,有效引導業務部、物資部、物流部等部門著眼部門主業,制定各部門搞活動終端制度方案,不斷拓寬企業發展之路。
以技術革新謀求新突破。在農田水利建設中,支部將帶領黨員繼續打好智慧農業攻堅戰,在節水灌溉設備的打造上卯足“繡花”功夫,努力開展遠程智能控制田間進排水系統技術創新研究工作,大幅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實現把節約水資源有效貫徹在農田水利建設的環節中。依托“蔡振輝工作室”凝聚創新共識,激勵黨員主動做改革創新的踐行者,將員工的創造力集聚到施工工藝、工程質量、成本管控、節本降耗等方面,用“撈干貨”式的成果分享活動,挖掘先進典型,促進員工主動延伸觸角,爭做創新“有心人”,讓“小改革”撬動“大成效”。
以轉型創新開啟新征程。著手打造生態、優美的景區式殷實農場,支部通過對常州小木屋的考察啟發,將嘗試開啟以新型產業為突破口的轉型之路,形成由農田水利與“高定”項目相結合的經營模式,力爭培養專業化團隊,為農場及周邊景區提供審美式的建筑服務,樹立良好的沿海品牌形象。在水環境的治理中,逐步實現由治理向護理的轉變,將進行“水底大草原”試驗,在河道內種植水草凈化水質,抑制藻類生長,用“純天然”手段提升河道養水水平。
以觀念更新挖掘新潛力。支部將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變“等飯吃”為“做飯吃”,組建一支農業維護志愿隊,主動為兄弟單位提供上門服務。積極與生豬、漁業、種植等駐場單位加強溝通,展開業務對接,就循環農業、生態豬場、現代魚塘的維修維護和環保設施建立長期有效的應對機制,適時提供豬舍維護、渠道維修、水質監測等“售后”服務或環保技術,通過優質的支撐服務,贏得客戶的信賴與青睞。
以特色倡新展現新作為。以“兩進兩單”工作為抓手,扎實推進廉潔支部建設,持續推進“主體責任進項目、廉潔文化進現場”兩進活動,明確項目建設“責任清單和責任名單”兩單內容,分解責任指標,明確責任事項,落實責任主體。將“兩進兩單”各項工作要求編制成手冊,有針對性地在工程比選、競爭性談判、工程開工等環節進行發放和宣傳,進一步培育和豐富廉潔文化內涵,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環境。
今年,沿海支部將多角度、多層次推進黨建機制的創新,以“新”實現雙創,以“新”讓黨建工作成為促進中心工作的“紅色引擎”,從而奮力推動殷實農場事業揚帆遠航。(作者:席璐璐 編輯:向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