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年前,上海農場體制轉軌劃入光明食品集團管理,面臨干部隊伍的更新接替,上海農場從大專院校引進近百名新鮮血液充實到管理隊伍,如何培養與使用這批青年,使他們盡快熟悉崗位、熱愛崗位、在崗位上獨當一面,擔任起一定的管理職責,發揮青年人才在推進三年發展規劃中的生力軍和突擊隊的重要作用?
?
農場黨委加強黨建帶團建,先是創建青年文明樓宇團組織,用豐富多彩的活動建設“青春之家”,采取多種方式“搭臺子”,積極創造條件“樹梯子”,使“青春之家”真正成為青年人思想政治教育的陣地、業務知識學習的平臺、文化活動交流的舞臺,有力地促進了青年人才的良好發展。今年,更是指導籌備建立上海農場第一屆團委,讓青年緊密團結在團委的周圍,在融入光明、服務光明、貢獻光明的創先爭優的進程中,注重提升團員青年的綜合素質,在組織、引領、教育、服務和凝聚青年的大潮中一次次激蕩起精彩的浪花,體現了在農場體制轉軌發展進程中,農場黨委堅持黨建帶團建的堅實力量。
?
故事一: 星級公寓 青年居住地變成團委工作陣地
農場黨委在居民小區內興建一棟27套一室戶、二棟36套二室一廳住宅樓。體制轉軌前,來農場工作的青年都被安排到基層單位附近的民房,居住條件相對比較差,平時青年的交際圈也就只限于本單位的同事,工作之余,沒有什么活動內容,更沒有活動場所,工作上自然也就沒有什么興趣。到了婚嫁年齡,往往還是擠在破舊的臨時宿舍內。現在,27套公寓內配齊生活電器設施,標準直逼五星級酒店,36套婚房有效緩解青年住房困難。小區附近有多功能活動廳、羽毛球場、籃球場等文化設施。新進青年居住在這里,交際圈也就相應放大了,組織活動也相對多起來了,干工作更富有激情了。黨委指導團委要圍繞農場中心工作和青年需求,有側重的分階段開展主題團日活動,成立青春之家樓宇團支部,把居住地變為開展工作的陣地,引領青年“由陌生人到熟人、到親人、到家人”的轉變,逐步讀懂上農、服務上農、貢獻上農、熱愛上農。
從思想上引領青年從陌生人到熟人,讀懂上農。新員工選擇上農,來到農場做第一份事業,青春之家樓宇團支部組織新人座談、團支部區域共建、主題團日教育等形式,從思想上團結、引領青年讀懂上農、融入上農。
從行動上引領青年從熟人變親人,服務上農。青年在上農的土地上工作,過著一個普通“上農人”的生活。青春之家樓宇團支部搭建舞臺,創新學習載體,發揮團組織在上海農場新三年戰略規劃實施中生力軍作用;創新服務載體,整合志愿組織,傾力打造上海農場“社區小蜜蜂”品牌。通過志愿者自身的實際行動,帶動社區居民積極參與上海農場二級居委會創建活動,共同創建和諧文明的上農居住小區;創新健身載體,增強青年體質;創新崗位載體,打造“一流”團隊,形成青年隊長競聘機制。讓青年人感受到上農事業留人的理念,以上農為家,扎根上農。奮斗在農場轉型發展、實現保八爭九的宏偉目標征程中。
從感情上引領青年由親人變家人,貢獻上農。身處異鄉的青年,難免不了思鄉的情緒,農場黨委十分關心青年人的生活、成長,要讓青年人在農場感受到“青春之家”的溫馨。青春之家樓宇團支部以重大節日時間節點、企業發展轉型為契機,積極開展團員青年喜聞樂見的活動,充分體現上農以感情留人的理念。
解析:農場黨委在居民小區建青年公寓,創建青春之家樓宇團組織,把青年集中在團委的周圍,起到了暢通黨委了解黨的助手的渠道的效果。
指導團委緊緊圍繞“陌生人變熟人、熟人變親人、親人變家人”的工作主線,努力把準樓宇內青年的思想脈搏,通過學習,實施思想引領,促使青年員工轉變身份、轉換角色;努力找準服務樓宇青年的有效方式,體現青春之家的組織價值。
如今,青年緊密凝聚在團組織周圍,青年把團委作為自己的貼心人、知情人、報告人,青春之家旗幟在青年人的心中絢麗多彩。兩年來,團青工作有聲有色,組織開展各類大小活動達80余項,涉及活動經費15萬余元,青春之家樓宇團支部“家”文化受到兄弟團組織的高度贊揚,2010年度被光明食品集團團委評為“五四特色團組織”的榮譽稱號。
?
故事二: 創新創效 崗位青春激情演繹創先爭優
2010年,在全場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時,農場團組織在黨委的領導下,圍繞技術、管理、營銷和服務深入全體青年開展創新創效活動,充分挖掘和激發青年人的首創精神和創造活動。2010年,各基層團支部上報青年創新項目5項,開展活動有聲有色。種子、加工業聯合團支部以技術創新為路線,開展水稻基礎種生產體系建設,通過基礎種生產,提純復壯,減少大田去雜成本,提高種子產量,更好的為農場全場種子化建設服務。種植業團支部號召青年以立足本職崗位,在工作實踐過程中,結合農場生產實際情況,對農機具進行改進,使之更好的適應我場農場生產,提高了勞動生產率,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2011年,集團團委確定對創建青春之家樓宇團組織和紐荷蘭110—90液壓系統改進試驗研究兩個課題實施助推。
今年以來,上海農場團委著力在服務農場經濟工作和服務青年成長成才上尋找切入點,把深入開展青年創新創效工作作為落腳點。圍繞創新創效,組織青年積極參與“我為精細化管理獻一計”“我的金點子”,搜集各類精細化管理建議67條,付諸實施的有24條,取得直接經濟效益達150萬余元,上報2條金點子被刊登在光明食品報上,向集團工會申報職工創新創效成果2項,尹勁虎同志獲得上海十大青年經濟人物提名獎榮譽稱號等。在深化開展創新創效的同時,黨委指導團委在活動中注重項目質量,建立長效機制,力求取得實效,打造共青團創新創效品牌活動。以團支部為小組單位,鼓勵青年立足崗位,充分發揮自身積極性和創造性。在技術、管理、服務和營銷上取得新突破。通過讓青年明確申報創新創效項目的必要性、分析技術上的可行性和經濟上的合理性,著重研究主要技術路線和解決的關鍵技術及途徑來深化項目改革,達到“創效”的目的。
截止目前,廣大青年參與熱情空前高漲,課題立項、申報積極踴躍,收到各類創新項目十二項,涉及近百名人員參與。農場團委還與農場科技管理委員會聯合組成“青年創新創效”活動考核評價機構,進一步完善評價體系。結合崗位技術、管理水平、服務水平,圍繞創新實踐,制定科學標準,突出創新效果,以“是否為企業創造具體的效益”為標準,對青年創新成果進行科學的考核、評估和認定。在活動開展中,與爭當崗位能手,創建青年文明號、創建工人先鋒號、創建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等品牌活動發生協同效應,激勵和帶動全體青年參與到創新創效活動中來,更多更好地解決生產實際中的難題,為實現“三年規劃兩年完成”目標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解析:在農場黨委“創先爭優”領導小組下,團委成立共青團創先爭優活動領導小組,具體組織、指導、協調各團支部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各團支部以“激情在上農”為主題,以服務農場黨建中心工作為前提,在經濟建設大局中,增強企業內在凝聚力,團結帶領廣大團員青年,立足崗位工作實際,廣泛開展崗位青春建功活動。
黨委拓寬學習型組織平臺,打造“上農論壇”。團委以“創新創效”為載體,以“上農論壇”為陣地,圍繞企業生產經營工作為中心,結合青年崗位特點開展一系列如青年科技論文、青年管理論壇,技術研討交流會,崗位學習和技術比武等活動,通過活動將青年聯系在一起,積極投身創新創效活動,創造出一批青年科技(論文)成果,涌現一批優秀的青年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各團支部不斷深化創新創效活動,使廣大團員青年成為我場科技興場戰略實踐中最活躍、最有生機的一支重要力量。一是以做好“四個好”創建五四紅旗團組織和做到“四帶頭”爭當優秀共青團員,將創爭活動提升為促推團支部建設和引領團員發揮作用的有力抓手。二是以2010年上報創新創效項目為主線,繼續推進、組織實施成果總結,深入創建,體現成效。三是以“青年文明號”,“青年崗位能手”的評比,實現“號”、“手”聯動,使創新創效的活動全面覆蓋、影響青年。
?
融入光明食品集團管理的兩年來,上海農場堅持黨建帶團建,堅持以黨組織和黨員的創先爭優活動帶動共青團開展創建“五四紅旗團組織”、爭當先進個人的活動,通過黨員帶團員、黨內帶黨外,發揮共青團是黨的助手和后備軍的作用,在基層團組織和團員青年中開展創先爭優的活動,帶動廣大青年學先進、爭先進,立足崗位爭奉獻,青春在崗位閃光,為黨旗增光添彩,形成了黨團同發展的良好格局。 (徐明新)